广告区域

最新通知!保险机构需提高含“科”量

  来源:北京商报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保险能出几分力?1月12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除了鼓励保险机构将科技金融纳入机构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外,《通知》还提及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中断保险在内多款“科技含量”十足的保险产品。同时,也对保险资金可以投向的领域划定了方向。

最新通知!保险机构需提高含“科”量


西安交通大学卢建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要回答好五个问题

专题:第七届世界浙商上海论坛

西安交通大学卢建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要回答好五个问题

  第七届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暨2023上海市浙江商会年会于1月13日在上海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出席并演讲。


生意社:2023年烧碱价格弱势走跌 2024年能否逆风上行?

烧碱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具有强碱性,腐蚀性强,广泛用于造纸、肥皂、染料、人造丝、制铝、石油精制、棉织品整理、煤焦油产物的提纯,以及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及机械工业等方面。

2023年烧碱价格弱势走跌

据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统,2023年烧碱价格涨涨跌跌,整体下行。年初市场均价为1128元/吨左右,年末市场均价为798元/吨,价格下跌29.26%。

生意社:2023年烧碱价格弱势走跌 2024年能否逆风上行?


回答2023|21家闯关上市 医药企业IPO变奏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3年已至尾声,这一年于医药行业而言也是起伏的一年。

  今年,A股IPO节奏明显放缓。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A股IPO首发募资金额分别为2532.48亿元、4778.66亿元、5426.43亿元、5868.86亿元。到了2023年,A股IPO募资额为3565.39亿元,这一数字的下滑也代表着注册制试点启动以来,IPO募资规模或将出现首次下降。


2023年度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排行榜:84家新面孔,其中新上市企业有极兔速递、信达证券、华勤技术等13家

专题:资本市场2023回顾与2024展望

  来源:Wind万得

  Wind最新发布2023年度“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腾讯控股、贵州茅台位列市值榜前两名,工商银行升至第三名。腾讯控股、贵州茅台已经连续三年包揽冠亚军。

  2023年,共有10家企业市值超1万亿元,数量较去年增加3家,拼多多、中国石油、中国银行跻身前10。拼多多市值增长迅猛,排名升至第五,距离第四的阿里巴巴仅一步之遥。

  2023年,共有84家新面孔跻身500强,其中新上市企业有极兔速递、信达证券、华勤技术、中信金属等13家。


他们为何放弃或推迟在美建厂?

  “经过慎重考虑,放弃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设立电池工厂的计划。”近日,特斯拉电池供应商——日本松下公司宣布了这一消息。而这并非个案。

他们为何放弃或推迟在美建厂?

  1月,韩国LG“无限搁置”了与通用合作在美建设电池工厂的计划;7月,中国台湾的台积电宣布因为缺乏熟练工人,把在美投产时间推迟到2025年;10月,日本本田宣布退出与通用合作生产廉价电动汽车的计划,福特推迟了与韩国SK On合资公司在肯塔基州的电池生产……今年以来,一批国际知名企业纷纷放弃或推迟在美建厂计划。在美政府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和补贴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建厂的背景下,为什么它们给出相反的“市场答案”?


“2022-2023年度中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数(EDIS)”榜单发布

  摘要:12月16日,由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钢联会同国内权威专家推出的“中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数(EDIS)”2022-2023年度评价结果新鲜出炉,并在上海成功发布了2022-2023年度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AAA级和AA级企业名单。

  2023年12月14日至12月17日,“大变局·新动能 2024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在上海盛大召开。

  12月16日,由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钢联会同国内权威专家推出的“中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数(EDIS)”2022-2023年度评价结果新鲜出炉,并在上海成功发布了2022-2023年度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AAA级和AA级企业名单。


祝凤君:想保持优势地位,就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专题:2023现代都市工业发展大会

祝凤君:想保持优势地位,就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23现代都市工业发展大会于12月23日-24日在成都举行。宁波菲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与运营管理中心总监祝凤君出席并演讲。


车企与电池厂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不再是供求方的关系,而是“竞合关系”

  原标题:《车企与电池厂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

  “多家车企将自产自研电池”的消息持续释放,市场争议与讨论也越来越激烈。实际上,从2022年起,伴随着锂电材料价格的飙涨,“车企有意摆脱对电池厂的依赖”的话题时常会在舆论市场里被提起。

  对于部分车企而言,投资电池厂,甚至亲自下场自主研发、生产电池,是保障供应链安全的最佳选择。比亚迪近年来实现大爆发式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公司较早且深厚地布局了电池产品。结合目前主流车企对于电池业务的规划,可以看出,车企在电池板块的布局野心绝不止于保供。